企业管理层要消除行业存在的众多非理性因素,从意识上校正方向,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念及社会责任感。线缆产品质量低的根本因素是"人祸",即低价扭曲的质量意识。
企业应当培养一支本土化、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
能否根本改变生产中粗放式的质量控制方式,还赖于具体的实施过程。因此,企业应对研发、生产和检测等环节的一线技术人才进行长期的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培育。
然而目前在整个行业来看,随着产能扩大,技术人才队伍发展相对滞后,增加了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隐患。同时,人才的紧缺还加速了人才流动性。但由于企业间体制、规模、水平的差异,频繁的人员流动造成了其所在岗位的运转经常处于磨合状态,不利于持续、稳定的生产。
如果质量意识薄弱只是市场压力下企业降低道德底线的一种屈从,那么我国电线电缆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则成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硬伤。
借助先进的数字化设备
首先要有电线电缆专用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检测设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基准尺度,如果本身存在误差,将导致后续生产工艺的浪费,最终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
其次,应配备有效的监测设备,如测径仪、厚度在线测试仪等,落实执行工艺文件规定的参数,确保文件规定与实物相符。而为了确保检测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应在行业中大力提倡采用具有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的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提高检测数据精度和测量数据的可追溯性。
此外,工程设计不当或用户使用不当也是造成电线电缆产品使用寿命缩短、提前发生击穿短路、变形熔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